8月15日,随着徐庄水厂、大庙水厂管网的成功搭接,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面自来水全部通村达户,率先在全市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。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,标志着经开区30多万城乡居民彻底告别了“地下水时代”,老百姓真正喝上了“同水源、同管网、同水质、同服务”的“同一碗”放心水。
"在未来,我们也可以喝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。我们不需要从井里抽水。那就方便多了!”在冈楼村村民张卫东的家中,他指出流动的水流很难隐藏。他激动地说:“过去,常常要按下井水。”按下后,它也被储存在圆筒里。特别是在夏天,水量增加,水一直被前后挤压。交通不便,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。现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已经完成,水龙头上就有自来水,不用担心没有水洗、煮。”
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徐州市惠民的一项重要实践工程,党和中国共产党(中共)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城乡供水作为全面小康社会把握科学布局、增加投入、使群众尽快饮用安全纯净地表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。供水工程投资1.2亿元,分两阶段实施。一期工程于2017年底竣工,主要包括在东环、金山大桥、大黄山、泰寺四条街道铺设供水综合管道,总长度53.112km,王楼、金井、莱安。安家老四村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网,管网长度为23.5km。二期工程于2018年底竣工,主要集中在徐庄镇全区主管网地区,铺设63公里,山黄赵等4个村建设农村安全饮用水管道40公里。今年6月,徐庄水厂和大澳水厂的全部工作完成。8月15日,所有的管网都装满了水。
“长期以来,地下水是农村地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。很难保证饮用水的质量。安全饮用水已成为农民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之一。“站在管网重叠处,看着人群热切期待着用水,水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,人们使用放心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。”努力工作是值得的。
“城乡供水全面覆盖,不仅使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得到彻底改善,结束了饮用水质量不达标的历史,而且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,这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。Xu Zhuang是徐庄镇最南部山区张家海村党支部书记,他告诉记者,多年来,为了解决人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,各个村庄也修建了一些饮水救济工程,但仍是地下水。此外,建筑成本高,运营成本大,投资效益差,管理维护困难。有些救济项目由于管理不善而难以维持。京开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举解决了这一“老难题”。
"确保`四个'服务得到落实。前期,我们委托合资格单位对井凯区现有三家供水企业进行资产评估、财务评估和网络测绘,确保水厂整合公平、公正、合理、合法。在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推动城乡地区的供水和补充综合项目,以确保区域供水覆盖率达到100%,城乡供水率达到100%,水质合格率为100%。